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英烈精神——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召开缅怀抗战英烈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7-30

来源:公众号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抗战历史,传承英烈精神,7月29日,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召开缅怀抗战英烈座谈会,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为主题,深切缅怀英烈功勋,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微信截图_20250730092319.png


活动特邀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岳思平、罗青长之子罗振、左权将军外孙沙峰、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民、张自忠将军之孙张庆成、赵登禹将军之孙赵瑞明、李克农将军之孙李凯城;退役军人事务部人事司、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宣传中心,英烈促进会会长李中水,常务副会长李凤山、刘滨,副会长张学军,副秘书长、“薪火”红色宣讲团副团长李凯城,副秘书长田霞、王华刚,烈士后代青年志愿者、媒体单位代表等30余人参加座谈会。

岳思平作交流发言时谈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领导军民持久抗战,为夺取最终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历史见证了党的伟大担当。抗战历史深刻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必须旗帜鲜明地捍卫历史真实,传承党的红色基因。

沙峰通过讲述《左权家书》中“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誓言,展现了左权将军舍家为国的赤子之心,让每一位聆听家书的人都能感受到先辈的爱与恨,懂得他为民族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那份坚守!

张庆成通过先辈“尽忠报国”“深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抗战军人之魂”的一生,呼吁新时代青年铭记民族苦难辉煌,缅怀那些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为抗击日寇牺牲的中国将士,寻找那些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勇于肩负起历史使命,直至奉献了自己年轻生命的感人故事,缅怀他们为国家民族英勇献身的崇高气节。

马继民讲述了爷爷领导东北抗联坚守“雪原孤忠”的艰苦卓绝,阐释了抗联精神是激励复兴之路的宝贵财富,向大家展示了父母从爷爷牺牲地带回的一块桦树皮,老人时常抠下点儿放嘴里嚼嚼,让后辈们时刻铭记自己是英雄的后代。爷爷杨靖宇不仅留下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也为马家人树立了“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的九字优良家风。

赵瑞明结合家族记忆,讲述爷爷的故事:“我爷爷是一个很孝顺的人,这种孝不仅是对家庭,更是对国家。听说,父亲、姑姑很小的时候,三四岁吧,爷爷就给他们买军装,时刻提醒他们要抵抗外敌入侵,保家卫国。”深情地阐释了“爱国不怕死”的英烈气节。

罗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隐蔽战线在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为题,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阎宝航在关键时刻提供影响历史进程的战略情报的事迹。

李凯城从领导学角度总结抗战经验,交流中谈到:“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和人民立场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整合资源,中国共产党无疑是最成功的。其统一战线理论,讲的就是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因而统一战线的理论实践,亦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中水在总结中表示,中国抗战的胜利,为人类进步、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共同追思英烈、铭记历史,既是对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如今依然焕发着强大生命力。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英雄从未远去,我们从未忘却。英烈促进会将继续深化英烈事迹研究宣传,也将一如既往地举全社会之力、集全社会之智,积极参与到弘扬英烈精神的事业中来,让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座谈会还特别设置了慰问烈属环节,由常务副会长李凤山代表英烈促进会向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牺牲奉献的英雄群体表达崇高敬意,以崇高礼遇致敬英烈。常务副会长、“薪火”红色宣讲团团长刘滨向马继民、张庆成、赵瑞明颁发宣讲团导师证书,同时岳思平教授还为与会代表送上他亲笔签名的著作《八路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