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 组织召开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七十周年 “向英雄和胜利致敬” 参战老兵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0-09-27

来源:1151

分享:

2020年9月27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国家用崇高的礼遇,在韩国迎接第七批117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和忠魂回家。为了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传承友谊、开创未来,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会同北京翰林院国际影业制作有限公司,在重庆市渝北区组织召开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七十周年“向英雄和胜利致敬”参战老兵座谈会。
       座谈会邀请重庆籍抗美援朝老战士23人参加。他们分别来自志愿军第10、11、12、15、18、20、38、47、67军等多个部队。其中,年龄最大的91岁,年龄最小的85岁,平均年龄86.7岁。他们都是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立过赫赫战功的战士英雄。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综合部部长李和平,北京翰林院国际影业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虹、院长苏美芳,重庆市抗美援朝老兵联谊会召集人黎兴明等同志参加。

座谈会在全场同志雄赳赳气昂昂地高唱《志愿军战歌》声中拉开帷幕。李和平副秘书长兼综合部部长首先发言,他代表英促会向各位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和重大贡献的老战士、老英雄、老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的烈士,表示深切的缅怀!向各位老兵、烈士家属、军人家属、志愿爱心人士,特别是黎兴明同志,表示真诚的学习和感谢!
       之后,他向老战士们汇报了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组建的历史背景、宗旨任务、工作业绩、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决心态度,赢得了老兵们和与会同志的一致赞扬和好评,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此基础上,李和平同志还代表英促会,向老兵们和与会同志介绍了这次座谈交流和采访宣传活动的合作和主办方北京翰林院国际影业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虹、院长苏美芳等同志,盛赞她们是有大爱、有情怀、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们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资金,不是用在个人和家庭生活的享受上,而是用在对国家、民族的大义和担当上。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和办法,坚持传承英烈志,传递正能量,引导全社会,教育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发挥着自己积极努力的光和热。

 近年来,他们投资摄制了不少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回馈社会,奉献观众,推动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较大的影响。目前比较著名的有两部:一是文献纪录片《那岁月刻骨铭心》,全面梳理和展示了从公元663年中日历史上第一次交战开始,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结束,1282年间中日两国的战争史。用1000多本资料、115份报纸等珍贵文献证据,以及100多幅日本绘制的华夏地图、600多张日本随军记者所拍摄的照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有关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教导人们要永远记住那些刻骨铭心的苦难历史,志立于民族复兴,努力实现振兴中华,用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永远御敌于大海之中、国门之外。二是六集人文纪录片《我要去延安》,今年9月18日刚刚举行开机仪式,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作了报道,目前在社会上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这部片子以“我要去延安、我要跟党走”为主题,将镜头对准1937年至1945年间奔赴延安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展现了在民族救亡图存的紧要关头,这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对国家、人民、社会、人生、事业的正确抉择和不懈追求;揭示了延安这个艰难困苦的革命圣地吸引广大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的本质原因;昭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根本道理;启发当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要回顾历史、总结过去、反思现在、开创未来,坚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结合起来,同心同德,不懈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部表现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好作品,足见北京翰林院国际影业制作有限公司林虹董事长等企业家的初心、苦心、良心和担当。对此,李和平副秘长兼综合部部长代表大家向她们表示感谢!
       李和平副秘书长兼综合部部长发言后,黎兴明同志代表重庆抗美援朝老兵联谊会发了言,林虹董事长代表北京翰林院国际影业制作有限公司发了言。之后, 志愿军老战士们不顾年大体弱,记忆衰退,积极发言。一谈起自己的战斗经历就斗志焕发,激情满怀;一个个生动感人、闻所未闻的战斗故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有的还几度哽咽,流下了怀念战友、怀念历史的热泪。座谈会一直开到中午十二点多钟,才在声情并茂的《我是一个兵》的歌声中宣告结束。这次活动,对社会组织出面联合有情怀、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共同携手传播发展英烈文化,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实践和推动。(综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