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 派员瞻仰谒拜史元厚烈士纪念堂
发布时间:2017-11-08
来源:2331
分享:
史元厚烈士,1929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今长清区马山镇潘庄村),1947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2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12月1日为抢救朝鲜落入龙潭池冰窟的儿童赵元弘而壮烈牺牲。1953年12月5日,朝鲜平安南道安州郡人民及所在部队隆重召开追悼大会,将史元厚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龙潭岭上,并将龙潭岭命名为“史元厚岭”,将龙潭池命名为“史元厚池”。中国人民志愿军机关追认史元厚烈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授予一等功臣和“二级爱民模范” 荣誉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史元厚烈士家乡(今长清区潘庄村)修建了国际主义战士史元厚烈士纪念堂。1985年10月,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35周年,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政府又为其修建了铜像。2014年9月,中朝两国政府和人民又将安葬有史元厚烈士的安州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进行了重新修缮和扩建。如今,史元厚烈士同其他1155位志愿军烈士一起,组成了气贯长虹的英雄墓阵,巍然屹立在 “史元厚岭” 高高的山巅上。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7周年纪念日。为了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派副秘书长兼综合部部长李和平、副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王学伟二位同志,赶赴史元厚烈士的家乡、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潘庄村,同该区、镇领导一起,瞻仰谒拜了史元厚烈士纪念堂,对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式的英雄,进行了深切的缅怀和追思,表达了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作为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这个特殊的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里,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的无比思念和崇敬。
瞻仰谒拜后,李和平、王学伟一行还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史元厚烈士少年时期生活、居住和使用过的老宅、老井、老碾、老槐和农具,史元厚小学和中学,镇村生活广场,马山水库和池塘等。抚今追昔,沧桑悠然。大家无不为史元厚烈士甘愿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中朝两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友谊而感动;也为在马山这块纯朴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位共和国著名英烈而自豪;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自身肩负责任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倍加努力的工作,在建设好美丽中国的同时,保护和运用好烈士纪念设施这个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让更多的人熟知、学习、纪念、敬仰英烈,传承英烈的丰功伟绩,踏着英烈光辉的脚迹前进。唯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英烈,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这个成千上万的英烈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时代。
瞻仰谒拜结束后,李和平、王学伟还同长清区人大和马山镇党政领导一起,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就以马山镇打造“旅游特色小镇” 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史元厚烈士纪念堂的保护和纪念工作;进一步开发老宅、老井、老碾、老槐、老农具以及史元厚小学、中学等纪念资源;更名改建该镇村现有的山、水及公共设施为 “史元厚山” 、“史元厚水库”、“史元厚公园”、“史元厚生活广场” 、“史元厚纪念碑亭” 等;将史元厚烈士纪念堂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建山东济南长清史元厚英烈文化研究会为日常管理、运行和研究机构等系统保护和建设思路,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7周年的日子里,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以这种全新的形式开展纪念活动,不仅为烈士家乡和当地政府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而且也是对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史元厚烈士等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近20万志愿军英烈最好的学习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