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了!他的墓前又摆满了战机模型,战友:“我们一直等着他回来”

发布时间:2024-04-01

来源:转自英促会视频号

分享:

“81192,请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今天是4月1日,这段呼唤再次被人提起。

2001年4月1日,王伟在对美国军用侦察机的跟踪监视中,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惜将血肉之躯献给大海,为自己33岁的年轻生命画上悲壮的句号。

3月28日,清明前夕,浙江杭州的浙江安贤园内,王伟烈士曾经的战友葛汉昌来到“海空卫士”墓前,肃立致敬,默哀三分钟,致敬他永远的兄弟。

葛汉昌用携带的蓝色毛巾仔细擦拭着墓碑,双眼凝视着“王伟”两个字,不禁湿了眼眶。

“他一直是个自信阳光的人!”葛汉昌回忆道。最后一次见面时,王伟正在搬家,准备转到别的连队去试驾新机种。

同为空军战士,葛汉昌深知试驾新机种会面临的危险和挑战,王伟当时自信一笑说:“请相信我,我能从训练场飞出来,肯定能飞好!”


图片

王伟战友葛汉昌擦拭墓碑。图源:浙江新闻


今年4月1日,是“海空卫士”王伟牺牲23周年,但葛汉昌心中依旧不能接受战友的离开,他说:“我一直在等着他回来。”


图片

烈士王伟墓前放满了各类战斗机模型。图源:浙江新闻


在王伟烈士牺牲23周年前夕,杭州市民自发前来祭奠。他的墓前再次放满战机模型,市民李先生说:“从小就经常听到王伟烈士的事迹,现在我在杭州工作,就来看一看心目当中的英雄。”

3月27日,浙江湖州,一群小学生们自发制作飞机模型,带上鲜花和照片来到“海空卫士”王伟的纪念碑前,缅怀和祭奠英雄。

王伟是浙江湖州人,生前为海军航空兵某部飞行中队长,81192是他生前所驾驶战机的编号。

1986年6月,王伟成为一名军校飞行学员,进入海军部队工作后,他毅然选择守护祖国的南大门。


图片

图源:浙江新闻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军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我军派出两架飞机跟踪拦截。美机无视警告,突然转向,将飞行员王伟驾驶的飞机撞毁,王伟被迫跳伞坠海。


图片

图源:浙江新闻


王伟坠海后,军民共出动搜救人员10余万人次、海军出动舰艇13艘次、飞机115架次,在8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反复搜寻都没有找到他的踪迹,无线电中再也听不到王伟发出的“81192收到”。

得知王伟没有生还可能后,参加搜救行动的海军舰艇鸣笛致哀,参与搜救的军民面向大海肃立默哀。中央军委追授王伟同志“海空卫士” 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飞向蓝天”是王伟从小融入血脉的信念,还是一名中学生时,王伟就在日记中写道:“能成为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王伟与妻子阮国琴感情甚笃,他们三年热恋、通信百封。


图片

2024年2月底,“海空卫士”王伟妻子来到浙江安贤陵园,瞻仰丈夫的雕塑。图源:浙江新闻


阮国琴回忆说,因有学员跳伞时不幸牺牲,1989年1月1日王伟给她写了封“绝情信”,还在信中给他自己画了座墓碑。


图片

图源:浙江新闻


妻子阮国琴说:“他知道自己的事业是需要牺牲的,他想告诉我,你爱的这个人是国家的,让我一定要‘死心’,不要再想他了。”

当年,战友们在整理王伟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他亲手绘制的、名为《夙愿》的油画。


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画面里,一名飞行员正驾驶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那是王伟梦寐以求的场景:他曾告诉妻子,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驾驶战斗机,从航母上起航。

如今,王伟想象中的画面,已成现实。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人民海军;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正式入列,中国迈入双航母时代;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中国海军新型作战力量不断升级,国家利益所至,舰艇航迹必达。

在王伟离开的23年里,人们从来没有忘记他,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追随着他的脚步,参军入伍,守卫着这片碧海蓝天。